无锡市老年大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学员天地
摄影讲座 | 寻找摄影之瞳
发布时间:2022-04-30 15:00 发布人:无锡市老年大学

   听了陆佳敏(Himmly)老师为老年大学摄影沙龙所作的线上讲座《风光摄影艺术融合》,马上就想到了老师的摄影著作《摄影之瞳》,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为许多急需提高风光摄影水平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路径。

   认识陆老师还是从读他的摄影专著《摄影之瞳》开始的,后来才了解到这位年轻的摄影师还有这么多的头衔:无锡市侨联摄影家协会副会长、Geffy lmages  (CN)视觉中国摄影师、图虫网签约摄影师、海洛创意签约摄影师、图虫网资深风光摄影师、摄影学院讲师、摄影团导师等。除此之外,陆老师的风光摄影大片屡屡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获奖,如第三届华人华侨全球摄影大赛风光组金奖等。
   风光摄影与艺术融合,这个话题看似很深奥,但听了陆老师的讲座,你就会豁然开朗,从油画里,我们可以学习到色彩的搭配,比如说透视关系,还有光影理论等等。
   这幅梵高的油画作品,它通过近处暖色调的麦田和远处的蓝天白云形成了色彩对比。而陆老师这张华庄教堂的照片就借鉴了这种方法,很好地利用了日出时微蓝的天空和星星,与红色的教堂形成了鲜明的冷暖对比,使画面对比更突出,层次更丰富。


   油画里的透视理论主要有线条透视、大气透视和消逝透视,最常见的是我们经常用超广角镜头来拍摄的近大远小的透视感。

   下面这幅油画就是近大远小透视感的具体写照。近处的植物、房子,远处是山脉和天空,近处的植物显得特别的高大,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陆老师的经典作品《长春桥樱花季》就是充分运用了油画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用鱼眼镜头拍摄,让前景更具冲击力,使照片主体更突出。寄畅园的雪景作品,也是利用鱼眼拍摄达到夸张的透视效果,因而使照片更具张力。




   观察这幅油画的颜色趋势,从近到远画面从暖色调慢慢向冷色调过渡;同时,画面的清晰度和锐度也由近而远越来越低,这就是大气透视的原理。陆老师的这张清名桥雪景图娴熟地运用了大气透视的原理,前景和中景相对清晰,远景清名桥则是朦朦胧胧,作品画面的层次感更加丰富。



   陆老师用这张黑白照片诠释了大气消逝的一种效果,山峦从近到远渐渐变淡,这种层次感也是大气透视的一种特性。


   油画是非常注重光影质感的一种艺术形态。下面这幅油画表现的一头牛在侧逆光的照射下身上有许多轮廓光,使物体具有立体感,层次感也非常丰富。风光摄影也十分注重逆光和侧逆光的运用,此时的物体因为有了轮廓光就更具质感。陆老师用他的两幅作品说明了这个原理。



   国画在摄影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只是与油画不同的视角。如果说油画基本上是运用超广角的视角,而国画则是更多的运用中长焦的视角。陆老师在坡山拍摄的云瀑的画面,就利用中长焦的视角进行拍摄,这样使照片更接近国画类作品。而那幅在新疆拍摄的那拉提草原冬天的作品,直接转成了黑白,从而达到浓淡相间的水墨画效果。还有小娄巷这张,则是借鉴了吴冠中大师国画中的一些色彩和黑白灰的原理而进行的创作。






   建筑本身是一门艺术。园林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征,那怎样用摄影的手法把江南园林的不同特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陆老师在这方面有了许多成功的实践,他对无锡园林做了很详尽的研究,做了很多的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寄畅园内的含翠、杜鹃园里的映红桥、照影亭等佳作,都出自陆老师之手。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如果把唐诗宋词的意境和现代摄影融合起来,那一定是美丽的。拥有深厚文学功底的陆老师,行摄在风光旖旎的园林景区,看到眼前美丽的景色时会情不自禁地从脑海里跳出一行古诗,于是诗景合一,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大片。以下统一嘉园、鼋头渚的作品就是很好的案例。




   如何用摄影作品来讲故事,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话题。但要做好却并不容易。崇安寺和阿炳是无锡人都熟悉的,作为无锡的地标和文化名人,这其中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陆老师作为一个有心人,对崇安寺和阿炳的历史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并在一个雪夜拍了一组有关阿炳故事的作品,在摄影界传为美谈。




沈忠/文